查看原文
其他

35岁以后,你还能干什么

Naomi Lady章 2023-06-10


相较于去年人们口头上的投资和去哪里旅游,似乎2018年显得有些落魄。而今年随即而来了两个重要信号,“裁员风暴”和“公司降薪”,却让2018年最后这几天人心惶惶。

 

其实,我们可以仔细想一想,裁员和降薪也只是暂时的,而真正要命的问题其实是:“当你35岁以后,还能干什么?”



今年有传闻说某500强车企裁掉了一大批35岁以上的老员工,从而引起车企各产业线的大恐慌。我们可以想一想,在500强那种虎穴狼窝能抗到35岁的人尚且如此,我们这些连虎崽儿都没修炼成的人,到了35岁该怎么办?

 

而且今年的企业招人,不管是事业单位招考还是私企招聘,或者外资企业,似乎多数都把“35岁以下”做为一个硬性标杆。

 

那么35岁以上的人都去哪了?



职场上最纠结敏感的年龄就是35岁


很多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,我也一样。但想来想去这么多年,似乎也没有什么结果。但这种想来想去,在30岁左右的时候尤为明显。真的到了35岁的时候,或许就意味着:

 

 “中年危机”已经如影随形 

简历会收到“年龄不符合”的拒信

身在大公司也有被清洗的风险



有人说:如果你工作了十几年还没有掌握一些让自己不可替代的能力,被淘汰是必然。哇塞,这句话让我连反驳的余地都没有。可具备这样能力的人,真会无法替代吗?

 

其实,引入当代足球的情况,我们似乎可以明白一点。

 

38岁的布冯、37岁的杰拉德等巨能踢到快40岁才退休,而绝大多数普通球员不到35岁就踢不上球了。而当年横扫欧洲的闪电小子迈克欧文也是在32岁的时候就成为边缘球员。即便是32岁的C罗拥有23岁的身体,也经不住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枷锁,难留皇马。

 

体能和速度是限制球员的枷锁,精力和接受新鲜事物成了写字楼里白领的最大考验。



因为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是不需要十年的经验积累,所以,不可代替也很少存在。

 

我们可以试想一下,如果35岁以后能做的事情年轻人能做到50%,甚至70%,而他要的薪水只有你的一半,那老板会怎么选择?

 

企业的发展需要35岁的人提供经验,但更需要20岁出头的人贡献血液,完成新老交替。



再无敌的你,也要飞跃十万八千里

段建平,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系,曾在一家很有名的设计公司任职,10年工作经验,中国每个大城市几乎都有他参与设计的房子。


但几年来,新进的设计师带来新的设计思路,逐渐让越来越保守的他陷入困境,最终,在35岁的时候回到自己家乡,开起了饭馆。

 

李娜曾是国内一家待遇超优的杂志编辑,利用自己的写作天赋,毕业4年就混到经理级别。


但随着年龄增长,处事风格却变得谨慎,今年刚刚32岁面临结婚,公司却有意给她调整薪资变相休假,且职位由另一名年轻编辑担任。



类似于李娜这种情况的还有林成。在上市公司做营销主管的他,为公司打拼10几年,先后开拓了三个国内大市场,但今年38岁的他却越来越感觉有些干不动了。


头几年的精力已消磨殆尽,现在留下的只是一个求稳定的状态。好在早年胆大够拼,早早享受到房价红利完成了资本积累,38岁就在上海就坐拥2套房子,且具备了养老条件。

 

可是,对于那些红利期没买房的人,35岁以后究竟要怎么办?



说到这,很多人会想起刚毕业就进入名企的校友。实习期间听说咱班谁谁进了时尚芭莎,谁谁去了阿里巴巴,又是谁谁去了百度、搜狐、网易、畅游。那真是无比羡慕嫉妒。

 

这么多年过去了,还在这些名企上班的,已经是少数。自古写字楼如青楼,楼里不能见白头。到了35岁,你就会发现,真的没法再打工了,就算自己还想打工也没人要了。

 

但最可怕的不是35岁的辞官返乡,而是到了30岁依然没有任何打算。



对女生来说,世俗理念,25岁不谈恋爱就没人要了,30岁不结婚就困难了,35岁前还不生孩子就生不出来了,40岁想找好工作已经没有了……可是,有没有想过,25岁、30岁、35岁、40岁,哪一年不是大好年华,哪一年不可逆转呢?

 

人生有很多可能。我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,一直在做编程工作。期间开发过软件也做过APP开发。还利用业余时间编写编码课程,微信公众号专栏,很早之前他就规划好的方向,避免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自己措手不及。

 

大鹏在一家传媒公司做新媒体,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自己还会编曲、摄影、设计和视频后期。他说对于未来虽然没有什么太明确的预期和计划,但相信自己掌握的其他技术能帮他多些选择。



35岁后,你必须要面对的两大问题

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,就必意识到,如何发展才能确保支撑家庭负担,这不仅包括你的爱人,还包括你的孩子及双方父母。


1

家庭责任是否担得起

到了这个阶段,压力是成倍增长的,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。所以,趁你还没有背上家庭的包袱的时候,努力提高自己,千万不要在这时候享受安逸。


2

能力与年龄是否匹配

有一个很尴尬的问题,工作8-10年的人和工作3-5年的人没太大的别。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:

 

一是频繁跳槽,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,无一技之长。二是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,但都是重复劳动,不愿意接受鲜鲜事物。

 

如果发现自己不匹配,就一定要及早树立危机感,确保自己不在竞争的过程中被挤下马。



要想让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依然能稳步提高,至少要在30岁就开始好好准备。30岁前,要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、 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。

 

有本书里说:无论是最优秀的运动员,企业家,音乐家还是科学家,经调查,你都会发现他们至少都在付出了长达十年,每天不低于三小时的努力之后才崭露头角的。

 

肯特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弗兰克·弗雷迪认为,有效投入时间去练习的人,会拥有自己的运气:“当运气来的时候,他们早就准备好了。”



有人认为,30岁前是有足够拼搏精力的。可以找一家成长中的公司,随它一起成长。

 

一是可以亲眼见证公司从小到大、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,还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公司整体运营,也能够体快速提高自身能力。

 

二是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,自身的价值会有更大的发挥余地,会更容易展现出来。

 

三是忠诚度会带来更多回报,加上能力的提高会给自己带来更快的升职机会。



但不管怎样,都必须重视“35岁现象”。如果真到了35岁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,很有可能已经很难挽回了。

 

为了不让35岁后的职业生涯有遗憾,至少应该在30岁就确立目标,并利用5年时间去追赶。这可能是最后机会了。如果错过,社会就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你的年少轻狂了。


● 往期爆文回顾,点击穿越 ●

  

●2018年,曾经最爱的汽车品牌面临破产


● 房贷30年,吓退了多少年轻人


●平安夜你一定要陪在我身边


●我送你回家吧......


●十年前借你钱的人,还能找到吗


  我的粉丝群已经建立啦  

欢迎大家搜索微信号:xiaoladyzhang

让“Lady章的小小章”带路新的大本营


·看都看了不点个“好看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